果树黄化病的防治措施
发布时间:2021-11-02 来源:贵州李仁贵杨梅种植有限责任公司【官网】 阅读

果树“黄化病”的防治,要针对其发生的原因,采用不同的防治办法才能奏效。 一、由病原菌体引起“黄化病”的防治 果树病害种类较多,一般应先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,如疫霉病、根朽病等使根部组织破坏,叶片出现失绿黄化,用代森锌溶液灌根,或刮除病部腐烂组织,再用汞液消毒、涂上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等,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。 二、缺素引起“黄化病”的防治 对于缺素的防治,首先要通过“黄化”特征诊断,确定是何种类型的缺素,再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矫治。 1.不同缺素的“黄化”特征。不同缺素所引起的“黄化”特征不同,这是可以辩识的。缺氮时全叶淡黄;缺钾时老叶尖缘发黄,逐渐枯萎坏死;缺镁时中脉失绿变黄;缺锰时最新成熟叶出现叶脉间失绿变黄;缺锌老叶脉间失绿变黄;缺硫幼嫩叶淡绿变黄;缺硼幼嫩中心出现不规则黄色斑块;缺铁时叶脉间失绿变黄,但叶脉仍保持绿色。 2.缺铁“黄化病”的防治。过去对缺铁“黄化病”的防治,曾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,茎干注射、根系浸吸、根部施用铁等方法,均收到一定效果,但并不十分理想。螯合铁(亦称叶绿灵),是铁肥中比较好的一种。它适于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,其土壤中的稳定性、持效期都比其它铁肥好,可直接施入土壤,施后10天左右即可见效,比未施的增产一倍左右。 三、改土培肥提高土壤抗“黄化”能力 1.增施有机肥料。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、秸杆还田、果园生草等途径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。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含量,是一种天然螯合剂,不仅对铁,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,提高元素的有效性;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,使土壤疏松、通气性好,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。 2.推广全素配方施肥。根据土壤、植株诊断,确定缺素种类,然后建立全素配方,制成专用肥,进行科学施肥。这样既可矫治土壤缺素的危害,又提高了土壤的整体肥力水平,为高产好的培育了良好的土壤基础。 3.改良土壤质地。在土壤粘质地区,可使用粉煤灰、炉灰或细沙,局部改良土壤质地;在土壤过沙地区,可使用粘质土壤,以调节土壤质地,创造一个土壤疏松、通气良好的生长环境。[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]
果树“黄化病”的防治,要针对其发生的原因,采用不同的防治办法才能奏效
一、由病原菌体引起“黄化病”的防治 果树病害种类较多,一般应先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,如疫霉病、根朽病等使根部组织破坏,叶片出现失绿黄化,用代森锌溶液灌根,或刮除病部腐烂组织,再用汞液消毒、涂上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等,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
二、缺素引起“黄化病”的防治 对于缺素的防治,首先要通过“黄化”特征诊断,确定是何种类型的缺素,再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矫治
1.不同缺素的“黄化”特征
不同缺素所引起的“黄化”特征不同,这是可以辩识的
缺氮时全叶淡黄;缺钾时老叶尖缘发黄,逐渐枯萎坏死;缺镁时中脉失绿变黄;缺锰时最新成熟叶出现叶脉间失绿变黄;缺锌老叶脉间失绿变黄;缺硫幼嫩叶淡绿变黄;缺硼幼嫩中心出现不规则黄色斑块;缺铁时叶脉间失绿变黄,但叶脉仍保持绿色
2.缺铁“黄化病”的防治
过去对缺铁“黄化病”的防治,曾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,茎干注射、根系浸吸、根部施用铁等方法,均收到一定效果,但并不十分理想
螯合铁(亦称叶绿灵),是铁肥中比较好的一种
它适于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,其土壤中的稳定性、持效期都比其它铁肥好,可直接施入土壤,施后10天左右即可见效,比未施的增产一倍左右
三、改土培肥提高土壤抗“黄化”能力 1.增施有机肥料
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、秸杆还田、果园生草等途径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
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含量,是一种天然螯合剂,不仅对铁,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,提高元素的有效性;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,使土壤疏松、通气性好,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
2.推广全素配方施肥
根据土壤、植株诊断,确定缺素种类,然后建立全素配方,制成专用肥,进行科学施肥
这样既可矫治土壤缺素的危害,又提高了土壤的整体肥力水平,为高产好的培育了良好的土壤基础
3.改良土壤质地
在土壤粘质地区,可使用粉煤灰、炉灰或细沙,局部改良土壤质地;在土壤过沙地区,可使用粘质土壤,以调节土壤质地,创造一个土壤疏松、通气良好的生长环境
[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]